《【案例】钛管凝汽器也会结垢?丨海水冷却的特殊挑战》
文章出处:网责任编辑:作者:人气:-发表时间:2025-08-20 10:33:00
核心颠覆:钛管≠免疫结垢
2023年沿海电厂普查显示:27%的钛管凝汽器仍存在结垢问题,某核电站因钛管结垢导致出力下降12%,年损失超1600万元。
一、钛管凝汽器结垢的特殊性
1. 垢层成分分析(与传统铜管对比)
成分 | 钛管凝汽器占比 | 铜管凝汽器占比 | 成因差异 |
---|---|---|---|
碳酸钙 | 15-25% | 50-70% | 钛表面电荷特性不同 |
硅酸盐 | 40-60% | 10-20% | 海水SiO?含量高(4-12mg/L) |
生物污垢 | 25-35% | 10-15% | 钛管无生物毒性 |
油污附着 | 12-18% | <3% | 海面溢油污染 |
2. 结垢形态特征
-
层状沉积:硅酸盐与生物膜交替生长(年均厚度1.2-2.5mm)
-
局部瘤状垢:油污为核心的重污染区(导热系数<0.5W/m·K)
二、海水冷却的4大挑战
1. 高离子浓度催化结垢
-
Cl->19000mg/L:破坏钝化膜→加速垢层附着
-
Ca²+/Mg²+超标3倍:传统阻垢剂失效
2. 海洋生物大规模附着
-
藤壶/牡蛎幼虫:3个月可堵塞15%管束
-
细菌生物膜:硫酸盐还原菌产生H?S(腐蚀隐患)
3. 海面污染物入侵
-
油膜污染:吸附颗粒物形成油污垢
-
悬浮泥沙:沉积速率达2mm/年(河口电厂)
4. 温度波动加剧析出
-
潮汐效应:每日水温波动±8℃→热应力开裂垢层
-
季节性温差:冬季/夏季垢态转换(文石↔方解石)
三、典型案例深度剖析
案例:某核电站Ti-38钛管结垢事故
-
背景:
采用深层海水冷却(水深12m取水)
运行3年后出力持续下降 -
拆检发现:
管口100mm处油污垢层厚2.3mm
中部硅酸盐瘤状垢(直径8-15mm)
出口端生物膜覆盖率达60% -
处理成本:
化学清洗:¥86万(因钛管耐蚀性需特种清洗剂)
电量损失:¥1520万(停机14天)
您的钛管凝汽器是否高危?
沿海电厂自检清单:
? 循环水SiO?>8mg/L
? 取水口含油量超标记录
? 低负荷时段端差>9℃
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篇了上一篇: 《凝汽器结垢自检手册丨5个参数判断是否该安装除垢设备》
相关资讯
同类文章排行
- 《【案例】钛管凝汽器也会结垢?丨海水冷却的特殊挑战》
- 《凝汽器结垢自检手册丨5个参数判断是否该安装除垢设备》
- 《冷却塔填料结垢丨散热效率下降50%的隐形元凶》
- 《从结垢到停机丨某电厂因凝汽器堵塞损失800万》
- 板式换热器结垢会导致什么后果?
- 《换热站结垢的"三重奏"丨水质丨温度丨流速的致命组合》
- 《从结垢到爆管丨某园区换热站泄漏事故的全过程复盘》
- 《【警示】化学清洗后3个月又堵?丨二次结垢的恶性循环》
- 《"热力站热而用户冷"丨二次管网水力失衡的7个隐蔽诱因》
- 《【自测】您的供热系统结垢到什么程度了?6个症状对照》
最新资讯文章
- 《【案例】钛管凝汽器也会结垢?丨海水冷却的特殊挑战》
- 《凝汽器结垢自检手册丨5个参数判断是否该安装除垢设备》
- 《冷却塔填料结垢丨散热效率下降50%的隐形元凶》
- 《从结垢到停机丨某电厂因凝汽器堵塞损失800万》
- 板式换热器结垢会导致什么后果?
- 《换热站结垢的"三重奏"丨水质丨温度丨流速的致命组合》
- 《从结垢到爆管丨某园区换热站泄漏事故的全过程复盘》
- 《【警示】化学清洗后3个月又堵?丨二次结垢的恶性循环》
- 《"热力站热而用户冷"丨二次管网水力失衡的7个隐蔽诱因》
- 《同小区不同楼栋温差达10℃丨供热二次管网淤堵的5个信号》
您的浏览历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