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,碳酸钙结垢问题长期困扰着生产企业。尽管电化学除垢技术已应用多年,但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三大技术缺陷:1)仅能去除60-70%的悬浮态碳酸钙,对管壁附着垢层清除效果有限;2)无法调节水体总碱度,导致浓缩倍数提升至3倍以上时结垢风险骤增;3)对硫酸盐还原菌等特殊微生物抑制效果不佳。
目前行业通行的解决方案存在明显弊端:
-
化学加药系统:每吨循环水需添加3-5ppm阻垢剂,年用药成本超20万元/万吨级系统
-
硫酸调pH工艺:不仅需要危化品备案(依据GB 15603-2020),更导致水中SO?²?浓度超标(>1500mg/L时加速金属腐蚀)
-
排污控制难题:浓缩倍数超过5倍后,传统方法浊度控制能力下降30%以上
-
实测运行离子膜电化学以后得数据对比(某钢铁厂案例)
指标 |
传统工艺 |
本系统 |
提升幅度 |
浓缩倍数 |
3.8 |
8.6 |
126% |
年结垢速率 |
2.1mm/y |
0.15mm/y |
93% |
碳钢腐蚀率 |
0.085mm/y |
0.007mm/y |
92% |
吨水处理成本 |
¥1.2 |
¥0.35 |
71% |
系统特色功能升级
-
5G远程运维平台:实时监测16项水质参数,预警准确率达99.2%
-
垢体资源化利用:收集的高纯度CaCO?(纯度>98%)可直接用于烟气脱硫系统
-
自适应控制算法:根据水质变化自动调节工作模式,节能15-20%
行业应用新突破
本系统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:
-
石化行业:某炼化项目实现连续18个月零排污
-
制药领域:纯化水系统设备寿命延长3-5年
-
数据中心:冷却塔能耗降低25%以上
我们正在推进第三代技术的研发,通过引入AI水质预测模型(预计2025年商用),将进一步把浓缩倍数提升至12-15倍。欢迎致电。